王星记是浙江省杭州市的老品牌扇子生产厂家。和浙江丝绸、龙井茶并称“杭产三绝”。主要产有黑纸扇、檀香扇、香木扇、白纸扇、绢扇、装饰扇和舞扇。杭扇,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精湛,扇面装饰优美,是有一定名气的传统产品。
杭州是我国制扇名城,自古有“杭州雅扇”之说,南宋以来有不少制扇艺人会集杭州。1875年王星斋在杭城清河坊创建王星记扇庄(后改名王星记扇厂),迄今已有130年历史,,他在选材、做工、品种等方面苦下功夫,黑纸扇、檀香扇、绢扇、白纸扇、羽毛扇、宫团扇、戏剧扇等应有尽有,其中以黑纸扇和檀香扇为有名。其扇子做工十分考究,一般的扇子都要经过糊面、折面、上色、整形等十六道工序。王星记生产黑纸扇以棕竹和桑皮纸作材料,即可以扇风取凉,又能遮阳蔽雨,历来有“一把扇子半把伞”的美称。
王星记:缔造“扇子王国”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一提到扇子,杭州百姓就会想到王星记。拥有134年历史的王星记,自古有“杭州雅扇”之称,与丝绸、龙井茶齐名,并称为“杭州三绝”。
四方游客来到杭城,在领略湖光山色之余,如果不捎带些龙井茶、王星记扇回去,总感觉会留下些缺憾。王星记这样的老品牌,对于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赋予丰富的文化内蕴,有如明珠之于皇冠,熠熠生辉,相得益彰。
从引风纳凉的夏令用品,到精美华贵的工艺礼品,从几毛钱一把的平扇,到价值数万元的象牙扇……王星记,历经沉浮变迁,在新世纪的改革开放大潮面前,励精图治,又赋予老品牌新的活力,实现华丽转身。
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经数千年沿革演变已发展成为几百种的扇子家族。三国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曼步轻移。这种借扇而生的形象,已深入到我们的脑海中。
走入王星记的厂房和销售网点展厅,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扇子世界”。大大小小的扇子造型各异,色彩纷呈,有檀木、绢丝、白纸各种材质。既有与亮丽女装相映成趣的时装扇,又有古色古香的红木扇、乌木扇和紫檀扇。
追溯王星记的品牌历史,就是一个“扇子王国”的故事。杭州的扇子在宋朝时就负有盛名。清朝光绪元年,扇工王星斋在杭州开出了“王星记扇庄”。王家祖祖辈辈都是制扇子的工匠,王星斋的技术更是炉火纯青,成为一代名匠。1893年,王星记进军上海滩,在上海城隍庙开了一家季节性的小扇店。每年扇子旺季,便将家庭作坊所产扇子运到上海出售,所谓“精工出细货,料好夺天工”。王星斋夫妇制作的高等花扇深为清代宫廷与文人墨客所青睐,且作为进献的贡品,冠以“贡扇”之誉。由此名声日益扩大,京津一带前来定货者络绎不绝。在此情况下,乃于1901年在北京杨梅斜街正式设立了王星记扇庄,在上海、沈阳等地设立销售点,增加了销售范围,王星斋本人也由一个制扇手工业作坊主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商业资本家。从家庭作坊到开发扇庄,标志着王星斋在商业资本积累过程中,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浪淘沙。到了20世纪80年代之初,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面临少有的挑战。王星记同样遭遇人才流失、效益下降的困境。
1994年1月30日,“天工艺苑”的一场大火,烧毁了王星记扇厂的全部厂房和原材料,更是将企业推到了濒临倒闭的境地。此后连年亏损,几次易址。在这危难时刻,王星记痛定思痛,大胆着手改制,2000年实施了以产权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改革,由王星记土生土长的孙亚青女士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孙亚青将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紧联系起来,在她的带领下,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后,企业终于起死回生。
创立是企业长生不老的源泉。改制后的王星记大力实施创立工程,老品牌如枯木逢春,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