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青稞酒具有清香醇厚、绵甜爽净,饮后头不痛、口不渴的独特风格,在强手如林的酒类行业中独树一帜,在西部民族地区享有盛誉。由于其“地理环境独特、酿酒原料独特、大曲配料独特、制酒工艺独特、产品风格独特”,互助青稞酒魂承传400年,至今兴盛不衰被全国酿酒誉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初次的互助青稞酒酿造没有复杂的程序。在藏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酿造前,首先要选出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上等青稞,淘洗干净,把水滴完,再将其放在大平底锅中加水烧煮两小时,然后将煮熟的青稞捞出,晾去水气后,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上去并搅动,装进坛子,密封贮存。如果气温高,两天到三天即可取出后加水放一个小时后饮用。
互助青稞酒酿造工艺的逐步完善,实际上是从明清开始的。明朝起,随着青藏地区与中原文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青海省湟中县、互助县、平安县、贵德县等青海省的农业区,成为了汉藏文化交流的主要地区,互助青稞酒的酿造工艺也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时至今日,青海省仍为互助青稞酒的重要产区,其中尤以互助县、湟中县的互助青稞酒为,这两个地区的酒文化历史悠久、酿造工艺精良,而两者在制作工艺上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和青海省湟中县海马泉镇,都是的互助青稞酒产地。相传,互助互助青稞酒的制作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路过此地留下的白酒酿造工艺,为藏地带来了酒文化的起源。而湟中县则因南塑山泉水酿造而闻名青海本地。此外,湟中县境内有藏传佛教塔尔寺,地处青藏地区的经济文化重镇,自古便是藏文化与汉文化广泛交流的前沿阵地,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使得湟中县酿酒工艺数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