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陶瓷企业降价降质,产品品质得不到提高/增加
全球都在谈环保,而现代文明也提醒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安全.对于瓷砖制造厂来说,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绝不能降低原的品质.消费者在购买瓷砖时,也在关心其购买的产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辐射程度是否超出人体的承受能力.
据业内人士介绍,某一品牌的负离子印象砖,在釉层和坯层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主要由单极性矿物电气石超细微粉和复合稀土元素构成的负离子层,使1平方米的印象砖释放的负离子相当于15平方米森林的释放量.
目前,随着瓷砖市场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瓷砖尺寸的选择更加多样,瓷砖尺寸呈两极化发展.
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墙上装修的"无缝"效果,而使"大片块"瓷砖愈加受欢迎.大面积住宅楼的日益流行推动了大块瓷砖走俏.小规格瓷砖已不能满足家居的要求,室内墙面瓷砖一般以250mm×360mm的尺寸较为普遍,客厅地面用砖一般不小于500mm×500mm.如果客厅面积超过40平方米,对地砖规格的要求则更大.据专业人士介绍,"大片块"瓷砖的工艺流程比小面积瓷砖复杂得多,生产厂家在光泽、纹路、平整度、吸水性等方面都要花更多的心思.从直观效果来看,大块瓷砖无论花色、质感还是装修效果都比传统砖突出.另一方面,小尺寸的瓷砖比过去更受欢迎,很多人发现小尺寸的正方形瓷砖可以砌出许多的变化,适合小面积的墙面.有的小瓷砖规格甚至只有5至13mm.市面上一种粗质感的小瓷砖,就可以铺出欧洲田园的风格.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家庭装修的旺季.建材市场的瓷砖专卖也异常不错,但是往年大部分品牌打得热火朝天的价格战今年却难得一见,取而代之的是以高端产品为主的品牌战.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不管是一线品牌,还是新兴品牌都在去年价格基础上有所提升.各个企业也在大力开发一系列新型高端产品,不断增加瓷砖的花色和品种.但在新品繁荣的背后,瓷砖行业却隐藏着危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瓷砖代理商表示,目前瓷砖新品花样翻新却是"换汤不换药".
作为高耗能的陶瓷企业在国家政策上一直受到控制.随着燃油价格不断上涨和陶瓷原料相对紧缺,瓷块的生产成本也一路上涨.
成本稍微一涨,企业就面临着销售.因此,面对瓷砖低端市场的饱和,打造品牌,研制难度高的新品,瞄准收银空间较高的高端市场,成为部分企业的必然之选.
与此同时,众多原来以瓷砖出口为主的企业,为规避国外反的,今年纷纷转向国内市场,并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谋求高附加值、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出口中高端瓷砖为主的某陶瓷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的出口业务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具有价值、出口退税调整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带来的问题,只能凭借中高端产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以实现国内外市场的互补.
在众多因素的推动下,瓷砖高端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了解,今年新品上市量比去年增加了2倍以上.业内对此分析,这是由于今年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针对国内高端市场集中发力的结果."但其中却存在行业泡沫!"有业内人士坦言道.据介绍,由于目前的瓷砖制造商过度依赖全国各个区域的代理经销商来销售乃至推广他们的产品,厂家及其产品在品牌传播通道上到达代理商这一关时就戛然而止,没能下沉到终端消费市场,因而无从建立起如同家电产品那样的品牌影响力.
因此,如果许多制造商都频繁推出新产品,惟独一家陶瓷企业在精耕细作,一些代理销售商就可能会想:会不会这个厂家研发能力上不去了呢?一旦生起类似的质疑,后患无穷,甚至有可能破坏在全国范围内构筑起来的经销代理网络.
加强行业规范虽然现在大部分主流品牌的陶瓷企业已升级到打品牌战,但对于行业整体来说,由于目前陶瓷业尚未成熟和规范,而且市场需求量大,这给很多小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但陶瓷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原材料价格高居不下,这也使一些企业采用劣质原料,降价降质,其产品质量根本得不到提高/增加.
瓷砖行业目前仍面临企业盲目增产,新建企业不断涌现,产量战如火如荼以及创立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而价格战虽不如以前激烈,但依旧存在,更多的企业用价格策略去挤占国内或国外的同一市场,无疑是饮鸩止渴,则是满盘皆输.
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负责人对此提出:"要提高/增加陶瓷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从陶瓷市场的源头加以控制,加强生产企业自身行为的自律,严格按照有关陶瓷生产的标准,讲求诚信,以对社会和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从原料到生产工艺严格把控,提高/增加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还要看是不是环保."瞄准高端市场渐成企业的发展策略,在强调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企业不可只考虑自身利益,应兼顾行业的整体利益,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大自主创立、培育自主品牌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